读[UFO的辩护律师]有感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20 06:01:54
六年级的作业

http://app.cpst.net.cn/kpcz/2007_01/170142534.html

潘家铮院士的科幻作品很热销

李波怡 2007年01月30日 15:35

谁说中国的科幻小说枯燥乏味,谁说都是舶来品没有本土气息?一套中国科幻小说的热销,让所有的疑虑和担忧不攻自破。发行一月有余,《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》初版8000册已经售罄,出版社紧急加印6000册。其中《UFO的辩护律师》还被大连地区教委选定为2007年青少年读书活动用书。

记得不久前见到潘家铮院士,小小个子,戴着一副方方的眼镜,显得有些土气,衣角还有点皱巴巴,总是笑眯眯的,无比和善与亲切。潘老是国内外知名的水电工程专家,曾参与设计和指导过新安江、三峡等许多重大水利工程。提到他的“不务正业”,先生调侃为“院士写科幻,好比教授卖扒鸡……院士可以在某个科技领域上取得点成绩,可不能保证写的文章也一定高明――也许还别字连篇、不堪卒读呢,这正和教授做的扒鸡可能难以下咽一样。”

潘老这是自谦。捧读他的科幻作品,书中离奇的构思与遐想令我手不释卷,沉醉其中。小说中几乎囊括了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科学发明与技术,作者深厚的科学功底将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水利、电子、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巧妙结合,水电领域科学术语的运用更是得心应手,源于科学的想象又高于科学。难怪徐匡迪说潘老的作品“是科学现象与文学艺术的结合,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晶”。

从1904年《绣像小说》刊登了徐念慈的《月球殖民地小说》,到如今中国本土科幻小说创作已逾百年。与科学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比,科幻小说还有点透不过气,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来说都还有点不成气候。科普界对科幻小说的科学性表示怀疑,主流文学界对其文学性持蔑视态度,还有魔幻、玄幻小说以很强的诱惑力争夺了一部分读者。科幻小说的不景气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。1979年童恩正教授的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向传统的科幻小说“科普功能”提出了挑战。思想得到解放